认识自己的名言警句,认识自己的名言警句简短!

“记录成长、分享生活”坚持写作之341/400

写在前面,终于又捡起阅读思考的习惯,虽然时间与环境充满着不稳定因素,但保持成长进步,还得通过阅读与思考来完成。阅读,我没呢有个很大的误区,有完整的时间阅读一本纸质版书或者电子书时才算阅读。其实并不是这样,阅读是阅读的内容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思考才算阅读。没有加入思考的阅读行为都属于伪阅读。阅读是对书面文本的理解、运用、反思并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的过程,以增进知识,解决疑惑问题,实现个人的目标。这个过程需要有思考,也就是对文本的理解,运用与反思。

而阅读过程理解”的概括和界定为解释、阐明、应用、洞察、深入、自知六个侧面。而需要做好前三点就可以应付百分之八十的需求。所以,阅读的题材的范围一下扩大了,包括书本,视频,新闻,听闻等。强调的不是阅,而且阅完以后的理解思考。

以下是昨天的阅读思考与理解,做简单的记录分享:

1、什么时候最浪费时间?其实空闲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的体力相对比较差,意志力也差,很容易被琐事吸引注意力,一头扎进去,不能自拔。

越是精力匮乏时,容易做一些不动脑的事情,比如刷视频,看新闻等,不会去思考这些行为是否与我们有关系,并且为了支持这种行为,内心会从心理上合理化,自我说服,让自己相信当下放松的调整是合理的。

最好的方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主动休息,以养足精神。如果条件不满意,可以选一个不被打扰的环境,闭目养神或冥想即可。

2、注意力的理解单独为两点,一个影响圈,一个关注圈。影响圈是我们的行为影响结果范围,关注圈是我们的行为不影响结果的范围。核心是行为对结果是否有影响的判断标准,多做影响圈的事情,因为需要加入思考,所以很难。而且生活中干扰信息太多,让我们无脑思考,不自觉注意力花费在娱乐上太多。

3、什么时候写「文章草稿」呢?选择是随时。只要有空,马上用10分钟把自己的完整思路以草稿的方式记录下来,不要管逻辑细节,也不要管错别字之类。就是马上写,这件事可能会发生在午饭后,可能会发生在下班前,也可能是自己停好车,上楼之前。我们可以用语音转文字的方式记录想法,这让「草稿」的创作不限时间和地点。

主要的思路是确定关注主题,然后快速的梳理对主题的理解,以及想了解的问题引导。到选择输出时只不过是填鸭式补充内容就可以,进一步减少写作时临时梳理输出框架的痛点与难度。原来写作还可以这样做,即增加的兴趣点,引发好奇心,还可以针对自我提问的方式,有针对性的阅读并解决问题。如此写作与阅读闭环就形成了。这样回看输入与输出的闭环,可以理解成有输出引导输入,而输出是以我们关注点或者好奇心为起点的。

4、觉得“视人为人,视己为人”的重要性,辉哥也会在闲暇时间被大量信息干扰,状态不好时会给自己一个放松的合理性理由。

时间管理是每个人一生都要做的事情,这是认识自己最好的手段,了解自己的关注点,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时间管理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做好时间记录,彼得·德鲁克有一个振聋发聩的名言:「认识你自己很难,但认识你自己的时间,却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有幸的是目前我已经养成这样的习惯,剩下的只需要持续坚持记录与总结就可以。

5、判断事情最简单的工具,如果把事情用「是否与我相关」和「是否接近真相与本质」两个坐标轴,画成四象限。我们人生最多的空闲时间应该花在「与我相关且接近真相与本质」的象限里。但很遗憾,我们会把最多的时间花在「与我无关且远离真相或本质」的象限里。

与我相关是判断关注点最好的标准没有之一,时间与精力属于稀缺资源,需要花在与我相关的有价值的事情上。

6、个人心智的成长需要经历困难,团队心智的成长需要经历共同的困难。从这个角度看,任何发生冲突的地方,反倒是提升大家心力的切入点。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件是保证休息,休息好了才有充沛的子弹处理任何事情。一件保持好心态,特别是遇到问题,不要自我抱怨,怨天怨地,主动面对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并想办法解决。因问题而焦虑,只为让自己慌乱,导致稀缺的注意力被撕扯的更加零散。

7、如果当时单位上访时能像昨天晚上干活观察环境的话,有这样的能力,我想我工作方面的结果就不像现在这样被边缘化了。亲身经历带来的成长。观察环境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是生活中左右逢源的必备基础能力。有时候也因祸得福,脱离盲目机械成长。

8、专注其实就是将自己放在一个封闭的时间段做着单一且能拿到小结果的过程。心流体验就是享受在这个时间段以内拿到结果的体验。

牛人大都具备专注的能力,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将自己注意力拆分若干小格子,能在工作时不分心想其他事情,回家之后不分心想工作,专心陪伴家人和自己。

9、将基础数据统计与数据分开以后,效率明显提升。同时数据分析有结果输出才代表分析动作的结束。这两个动作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而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知识,查看同行案例,以及沟通能力的锻炼,与同行沟通(面对面或者从其它渠道看对方的分享)。不断成长自己,才能不断做出新的成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10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