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怀左同学
这段时间我的生活一直都很规律,周内六点半起,周末睡懒觉,按时工作与睡觉,总体感觉不错。
早上送完媳妇,我会在小区里再溜达一个多小时,走下来大概是七八千步,一天其他时间再走走,能走个一万五以上。
天冷了,多运动运动,稍微控制一下体重。
接下来,分点聊。
1、过程,很重要
前段时间我读《全球通史》,关于科学,有这样一个观察:科学进步并不是持续不断地顺利进行的,而是由平静的阶段和突破性的变革交织而成的。
也就是说,科学是一种过程。
类比一下,我们个人的进步,或者某件事情的推进,想寻求每天或者每月都有大的突破,其实是不太可能的。平时按部就班,某个阶段也许就会有大的突破。
我为什么用了一个「也许」呢?
因为在推进过程中,还要有科学的方法和节奏,同时推进的事情或者项目,是有盼头的。就拿我喜欢的读书写作来讲,其实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过程中一直没什么大的起色,就图个快乐,到了某个节点,突然就会有一个大成绩,而且是我预料不到的。
有了这个经验之后,我现在继续推进的过程中,就定时定量做好每天的事情,不想成绩,也不刻意追求进步,下日日之功,就很充实。
今年我感觉进步的地方,是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不再只停留于表面,而是有了深入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觉得很棒,也算一个好的开始,但我的心态摆得很好。你要是问我什么时候会有大一些的突破,我觉得应该是几年以后。
2、看看无妨
一个学科内,不同的学者会提出不同的理论。
过去我们上学时,总喜欢追求标准答案,觉得一个问题只能有一个正确答案,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是这样。
你说怎么活着最有意义?如果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话,那万千活法,怎么算呢?
在社会学领域就是这样,不同理论家对社会发展和变迁提出了不同的思考。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逮住一个喜欢的,就排斥其他不喜欢的。其实,看看无妨,许多理论都没有绝对的对错,而且相互之间一般还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对话。
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开放的、兼容并包的心态,可以避免片面和盲从,再去看待问题时,也会有更开阔的视角。
3、通晓,带来通透
最近我读书,愈发有了一种感觉,在表面的现象背后,其实都有更本质的推力。
就像我们过去学历史,考题围绕鸦片战争,会问导火线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之类的问题。我说的核心推力,其实就是根本原因。
如何有这种感觉的,一个是阅历,但这玩意无法控制,而且极其有限;所以更重要的还是另一个因素,知识的积累。
这让我想起了《权游》中的布兰,他变成三眼乌鸦后,承载了人类的所有历史,各种悲欢离合,他都可以反复经历。
通晓了现在每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对于背后的规律与本质,自然也就清楚了。回到现实世界,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不同阶级反复争夺利益和控制的历史,其中生产力和技术的发展,会将人类社会代入全新的面貌。
记得我以前学美国的南北战争时,我就想,好不容易建国了,打啥打呢?其实不是南北方要打,而是南北方的经济模式出现了矛盾,矛盾一步步加剧,冲突自然发生。南方的经济模式阻碍了北方的发展,北方对利益的追求破坏了南方已有的根基。
4、关注事件背后的关注
这是一种思考方式,也是一种视角。当一个事情火了之后,我们往往会去追那个事情,这时候,跳出来,思考我们为什么会去追那个事情,那个事情有什么特殊性,往往可以挖掘到更多东西。
人们都去围观某件事、某个人,说明里面一定有特殊性,扩展开来,必定有一个普遍性,打动了大多数人。
比如最近大家在关注石家庄,其实更关注的,是防疫政策之后的发展;关注山东那个为爱冲锋的勇士,潜意识里我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守护爱情。关注的背后,一定有心理动因,抓住,可以看到更多。
这个方法,对写作者有很大帮助。
5、生活还是简单一些比较好
前段时间我过生日,二胖问我要什么礼物,我说什么也不要。
再往前推两年,去年要了几双袜子,前年要了一条秋裤。到现在我对礼物其实没太大兴趣,即便是最喜欢的书,因为家里有很多,除了特别想看的,平时也不怎么买。
克制欲望,对人对事少一些期待,睡觉会更香,活得也会更舒服一些。有期待就会想着回报,未满足就会不开心。但这里面还有一个点,即对方的付出你不一定能看到,对方的好也容易被你忽视,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期待自己想象中的回报,而忽视掉对方的好。
事情,也是一样的,我们只能看到自己期待的成果,而忽视潜移默化的积累。
也算视野盲区吧。见多了,我觉得还是简单一些为好,做好该做的,低期待或者零期待,那么得到,就是意外的礼物。在生活中,我逐渐把心态调整到了一个比较平稳的节奏。
波动不大,损耗也不大。
-End-
-作者介绍-
怀左:文学硕士,资深写作课老师,畅销书作家。个人图书《我这么自律,就是为了不平庸至死》18年当当单榜全国第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gongyuan.com/11321.html